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美国“围棋”战略被中欧班列一招破解陆上丝绸之路越来越吃香

时间: 2024-10-16 16:18:52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一个标准的40尺集装箱,从中国重庆运送到德国汉堡要消耗多少时间和财力?

  目前有三个选项,第一,从重庆出发,经上海走海运,运达德国汉堡要消耗45天左右,每箱运费2000美元;

  第二,从重庆出发,用货运飞机直接拉着物资飞到德国汉堡,仅需耗时两天,但每箱运费大概是1.2万美元左右;

  第三,从重庆出发,通过渝新欧班列将货物运送到德国汉堡,大概要消耗15到18天左右,每箱的运费大约在3000到5000美元左右。

  海运,空运,陆运,其实各有各的长处,本应该和谐发展,为人类缔造大同世界!但自从二战结束之后,全世界进入了海权时代,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种种方式,控制了包括马六甲海峡、苏伊士运河、巴拿马运河在内的咽喉要道,这无疑是扼住了全球经济的命脉。

  举个例子,苏伊士运河地处西奈半岛与非洲大陆的接壤处,是连接欧、亚、非三大洲的地理要冲,这地方要是瘫痪了,全球经济每天损失93个亿(美元)不说,西欧和东亚之间就会多出十个十万八千里,一旦遭遇战争,如果东亚急需物资,某些国家趁机在苏伊士运河搞点破坏,那么东亚危矣!

  同理,每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原油货运总量,约占全球原油消费的15%,其中运送至中国大陆的原油,约占马六甲海峡货运总量的一半,中日韩三国的外贸商船想要去欧洲,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路中的必经之路,而它的控制权却被美国牢牢攥在手里,你说我们能放心吗?

  当然不放心,但如果中国也去走海权路线,显然为时已晚,毕竟人家西方国家已经先入为主,想要取而代之,难度太大,所以中国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线,叫做“一带一路”,也称“陆上丝绸之路”,中欧班列就是一带一路孵化出来的产品,渝新欧班列则是中欧班列的第一趟列车,它的开通时间在2011年3月,我记得当时还有人说:当今世界是海运的天下,中国开通中欧班列几乎形同鸡肋!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!

  但不显山不显水的中欧班列,在十年之中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,合计运送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,并且陆续打通了73条运行线多个城市,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,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,由于海运价格暴涨,全球产业链变得异常脆弱,关键时刻,是中欧班列拯救了亚欧大陆,中欧班列在2021年上半年就累计开行7377列、发送了70.7万个标箱,同比分别增长43%和52%,由于班列运输几乎能做到全程零接触,方便又安全,所以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中欧班列向国外运送货物,这条路线年之后运送了无数防疫物资,不仅救了我们自己的外贸出口,也稳定了整个欧亚大陆的经济盘。它的含义已经不单单是经济纽带那么简单,更是一条生命通道。

  正是看到了中欧班列的价值所在,《》这样感慨道:人类已确定进入了后海权时代,以中国为代表的陆权国家将拿回世界经济的话语权!

  我们先不管这句话里面夹带了多少私货,至少美国这一次承认了中欧班列的价值,我们大部分普通人,也是在经历了疫情的浩劫之后,才明白了国家在中欧班列之上的布局之深远。

  那么有人就要问了,既然西方国家已经看到了中欧班列的价值和意义,也明白中欧班列的完善可能会终结“海权时代”,甚至触及西方国家的核心利益,为啥他们不阻挠中国,或者说干脆绕开中国自己建造其他班列呢?

  我总结了一下,大概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:第一,他们绕不开中国;中国是世界工厂,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,能够稳定为全世界供货的国家仅此一家,西方国家想要运送任何货物,中国不仅是源头,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环,怎么绕开?

  除非越南,印度变成全球工厂,但越南这些年的表现越来越差强人意,印度又是烂泥扶不上墙,所以只能作罢;

  第二,他们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工程,中国之所以叫基建狂魔,那是有原因的,印度修了十年,一条高铁也没修出来,美国高铁筹划了五年,至今没建成1公里,但中国真的是说干就干,最远的一条中欧班列线个国家,横贯欧亚大陆,全程12445公里,需要20天左右的行程,比唐僧西天取经还要远2.24倍,中国铁路全程参与了建设,并且担任了中坚力量,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克服了不同国家,不同地域,不同气候的差异,完成了此项世界级别的壮举,这其中涉及到的庞大的资源调度,不同公司的之间的统筹合作,以及如何保证铁路的高效高质,别说是印度,越南,就连西方国家都被深度折服,自叹望尘莫及!

  第三,中欧班列十周年,有八年是在亏本运营,一些开通了中欧班列的城市,当地政府光补贴一年就要花10亿人民币,部分列车开一趟就要补贴超过一百万。毕竟铁路需要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去维护,如此漫长的公里数不能有任何一处环节出问题,所以说,中欧班列前期完全是通过补贴,才能维持正常运营。如此漫长的周期,自然不被西方资本所青睐,海运多方便啊,投入成本低,运送效率也不错,各种成本都省,那自然没有转陆运的动力了!

  第四,很多人也看到了,中欧班列会途经中亚地区,比如阿富汗,哈萨克斯坦,还有一些比较不稳定的阿拉伯国家,理论上来说,途经的国家越多,经济效益就越大,但同时风险也越大,比如前段时间阿富汗政权更迭之时,幸亏和中国的关系很好,这才保证了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,万一比较仇视中国,它从中间那么一掐断,那麻烦就大了。不过大家大可放心,一般没有国家会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。

  所以说,投资中欧班列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,经济效益,地缘因素,气候文化等等,比起海运来说,你需要投入的不单单是巨大的财力,精力,人力物力,还会时刻面临基本盘崩掉的危险,欧美资本是没这个耐心的,这件事只有中国能干,当然,中国也是被他们逼出来的!

  美国在海上早就设置好了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,同时在中亚地区不断挑起战争,阻断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,其意图就是从政治和经济上,从海上和陆地上,全方位锁死中国,让我们永远只能做欧美的供货商,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,中国人选择了一条他们都以为很傻,但同样有效的道路,中欧班列就是这里面的一环,而且是较为重要的一环。

  新冠疫情之中,中欧班列已经凸显出了它无法替代的价值,伴随着前几天中国和老挝的列车开通,通往印尼、泰国等东南亚的铁路,也在加紧建设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30到50年之内,欧亚大陆各国即将连成一片,届时中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,联合欧亚各国,势必会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循环体系,换句话说,亚欧大陆重回全球经济中心,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,我们这一代人绝对能够见证!

  诸位试想一下,到了那时候,孤悬于海外的美国,它会多么尴尬,全球航运遥远的里程反而会成为美国的拖累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美国的衰落现在就可以写进历史课本之中,这句话我说的,耶稣来了也不改不了它!

  事实证明,当一个国家想要富强,当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一起奋发努力想要过上好生活时,没有谁能够阻挡,诸位,撸起袖子加油干呀!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朝鲜140万名青年报名参军或复队,韩国统一部:被炸道路是韩方提供1.3亿美元贷款建成的,偿还贷款的义务仍在朝方

  Lisa维密生图太放得开,jennie模仿不成MV被禁,造型对比高下立见

  “无人机侵入事件”激化朝鲜半岛局势:朝鲜部队进入“完全射击准备”,韩国军方下达“火力待命”指南

 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:“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,都一定要按照敲诈勒索罪起诉

  两年减员3万多,阿里超500亿港元收的高鑫零售要卖了,高瓴资本被传是买家

  当纸箱即将倒下的那一刻,双胞胎的举动太暖了……“小小的身躯 大大的正能量”

  学校进行防拐防骗幼儿演练,小男孩虽然害怕极了,却还是哭着上前勇敢保护其他人